大地文心·美丽郑州 | 学习春风抵达郑州的方式

万和城总代
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万和城总代 > 新闻动态 > 大地文心·美丽郑州 | 学习春风抵达郑州的方式
大地文心·美丽郑州 | 学习春风抵达郑州的方式
发布日期:2025-04-15 21:09    点击次数:193

写在开栏的话

“大地文心·美丽郑州”

笔墨勾勒生态美,诗歌吟咏郑州情。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推动生态文学蓬勃发展,弘扬生态文化。郑州市生态环境局、郑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办,郑州市生态环境监测和安全中心、郑州市作家协会、《小小说选刊》《百花园》承办的“大地文心·美丽郑州”生态文学作品征集活动中,一批优秀作品脱颖而出,字里行间娓娓道来自然之美,展现了对生物多样性的深切关怀与对美丽郑州的殷切期许。

2月26日,绿色郑州开设 “大地文心·美丽郑州”专栏,让我们一同沉浸在这些佳作之中,感受自然的脉动与生命的韵律。笔墨之间,生态之美跃然纸上;诗歌之中,郑州之情流淌心间。以文学之力,助力美丽郑州建设,讴歌郑州自然之美、生态之美。

《学习春风抵达郑州的方式》

作者: 祝宝玉

这个季节的封面,是绿色的,四周镶嵌着彩色的花边,在进入这本书后,就会读到清晰的目录,伊洛河、汜水河、枯河、颍河、贾鲁河、运粮河……我知道,每一条河流都代表着一篇宏大的诗章,但是我现在还不能去详细阅读,因为还有一篇饱含真情厚意的序言等待着我,那里啊,桃花、梨花、杏花、油菜花……都正在绽放,我必须先漫行于花间,在五觉陶醉之后,才进入具体篇目的文本。是的,这是我学习的春风抵达郑州的方式,与这片美好的生态之地融为一体。

展开剩余71%

要轻,要慢,要安安静静,要带着一颗诗心,要不停地四下顾盼,与水说话,与木对唔,与那些鸟啊虫啊聊一聊你对郑州之美的感知。我设想自己骑着一匹白色的骏马,从河畔走过,一群鲜绿的花草跟随着我,那马儿又生出翅膀,带我飞翔,在云空中,俯瞰整个郑州的壮丽景致。呵,这只是我的幻梦而已,但正因为爱得发痴,才会有这样的想法。

水流动则两岸绿,水聚则为湖泊,在郑州,在书写的过程中,当笔墨停滞,就会形成一泓泓碧波,如意湖、雁鸣湖、龙湖、西流湖、象湖、蝶湖……一面面光洁的镜子啊,镶嵌在郑州的蓝图上。我喜欢靠近它们,坐在它们身边,静静地聆听它们的呢喃低语。一片片柔云,化身为一声声欸乃,飘荡着,沾在我的耳朵上,悄悄地告知我它们内心的秘密。叠叠浪波,悠然地荡漾,刹那间,我明白整个郑州就安居在一个宏大的隐喻中,清晨如梦,黄昏如歌。在湖与湖之间,有一条条虚拟的线条,将它们悄然连接。只有那些感性的人,才会察觉到它们的存在,沿着那一条条线条,按图索骥,寻觅到郑州之美的内蕴所在。

翻开梭罗的《瓦尔登湖》,我轻声地朗读,“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,吮尽生活的骨髓,过得扎实,简单,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,把生活逼到绝处,简单到最基本的形式,简单,简单,再简单。”是啊,应该像春风那么简简单单地走进郑州,沿着河岸,沿着草径,盘桓在湖边,徘徊在公园里。你会遇到很多过着梭罗式生活的人,你可以称他们是诗人,他们喜欢干干净净的水,喜欢清清秀秀的花,喜欢葱葱茏茏的树,他们代表着所有喜欢郑州的人,生活着,简简单单地生活着。当然,谁不爱这些呢,你、我、他,每一个人都愿意接近大自然。

就先在雁鸣湖待一会儿吧,这里有很多人类的朋友——鸟——它们一群群的,栖息在这里,它们比人类更了解这个季节,有更多的时间与这座湖慢慢厮磨。鸟,接近水,就被称之为水鸟,而人呢,人生活在水畔,是不是应该叫作“水人”?显然太唐突了,他们应该被统称为爱水的人。在郑州,爱水的人很多很多,因为爱水,就是爱郑州;爱水,也会爱上生活在雁鸣湖畔的群群飞鸟。大雁和野鸭,是最常见的,它们是雁鸣湖的常住居民,这里的一草一木它们都无比熟稔,一代又一代的子孙,以此为家。我也愿意啊,以雁鸣湖为家,居住在郑州的某一片水畔,不再远离,过从前慢的生活,写抒发我心的诗歌。

四月的时候,会有朋友邀请我去森林公园,我当然愿意去啊,四月的森林公园,是郑州最美的一隅,万木苍绿,宁静安然。森林,本身就是一个诗意的名词,虽然郑州森林公园植被主要是人工林,但也极美妙和谐,那里的树木以刺槐片林和梨园为主,主要的乔木树种有杨树、刺槐、侧柏、椿树、榆、楝、泡桐、苹果、梨等,灌木有紫穗槐、荆条、白蜡条、草本有野菊花、芦苇、落草和茅草等。它们的存在是那么井然有序,质朴含蓄。我认识它们,它们会认识我吗?估计会吧,因为我从未缺席过一次它们的春天,我们是老朋友了。我还为它们编写了一部诗歌手册,以它们的名字做了一个夹页,它们是独立存在的专辑,秀丽景色,牵动我的每一个灵感降临的刹那。

一片片湿地被郑州人像宝贝一样呵护着,湿地是城市之肺啊,当然要珍惜之,爱护之。在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,在那青绿的诗篇里,我成了一枚幸福的标点,被搁置在水畔、林下、梦中,我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,成为画笔下的一个陪衬,能以这种方式被人们记住,也是极好的。2390公顷啊,何其辽阔,何其壮美,那里分布有科普宣教区、休闲娱乐区、滩地探索区、生态保育区、黄河农耕文化区和综合服务区。我每一次去,都不能一览而尽,但我又不愿走马观花,我想详细地欣赏,将一帧帧的美图铭记于心间。

要轻,要慢,要安安静静,要带着一颗诗心,这是春风教导我的,我是一个好学生,牢牢地记住了。在郑州,以诗人的姿势,逐步深入到那美的核心,当我们知晓了大自然的真谛,就不会再想做大自然的主人,而是要永远做大自然的朋友。

编 辑:高洋洋

发布于:北京市
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
  • Powered by 万和城总代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